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,有没有遭遇过这样的经历:信用卡明明在身上,交易提醒短信却一条接一条的飞来?

100%的人,这个时候都意识到了信用卡正在被人盗刷;但很可惜,99%的人第一时间都做错了……大部分主要做了两件事情,要么报警,要么给银行客服打电话;还有一种人不以为然,置之不理,反正不是我刷的,肯定不会承担责任。
接下来发生的剧情,大体都是相似的,银行和持卡人之间将上演撕逼大战,高潮主要是围绕责任的推卸和承担展开。有的五五分担,息事宁人;也有互不相让,要么投诉监管,要么死磕到底,最终对博公堂,法院裁判,一审二审……
我处理过很多此类投诉,也代理过多起盗刷诉讼案件,老实讲,既同情持卡人也理解银行,谁都冤,谁都没有错。但作为持卡人,我们在证据收集、专业能力、责任能力方面,相对银行,那弱的不是一点半点。所以,我们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,但别心急,仔细读完这篇文章,你一定能找到保护自己的方法,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。
法庭上,没有事实,只有证据;和银行去理论,到监管去投诉,你也要能自证清白才行,蛮横耍泼这不是咱中国金融消费者应该具备的技能。
咱也不要过多责难银行,因为大多数时候银行也没办法确认这笔交易到底是不是你消费的,除非犯罪嫌疑人被抓获,或者有非常明确的证据证明是克隆卡交易,但这种几率很小,现有技术也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自动识别克隆卡的地步。所以,银行虽然有钱,但也不会随便认赔,不然那将催生和鼓励更多的道德风险。所以,咱必须自力更生!
那么问题来了,你如何证明盗刷不是你本人交易?银行又有什么理由要你承担责任呢?这和证明你爸是你爸一样,并不那么轻松。
接下来,纯干货。在一笔盗刷交易面前,持卡人只要完成两项证明责任,那么你的责任至少减少至50%以下,甚至全免。第一,证明自己本人不在盗刷现场;第二,要证明交易发生时,卡片不在盗刷现场。第一项容易证明,人证物证好搜集,比如上班的单位、同事、家人可以证明;比如你去过的场所留下的影像、凭证等都能证明。但这远远不够,你人不在交易现场,但你完全可以将信用卡给同伙,刷卡买了东西然后回头否认交易,完全可以监守自盗,你的道德风险不能排除。
因此,关键是要证明卡片不在交易现场,而且要在第一时间固定证据。如何证明卡片不在盗刷现场?我见过在法庭上,持卡人出具了一张卡片的原件和复印件,以此证明卡片不在盗刷现场。拜托,您太低估法官大人的智商了,用脚趾头也能判断这样的证据完全和要证明的对象缺乏关联性,事情过去那么久了,你现在拿出来没有任何用。那么报警和打客服有用吗?
不一定!!!不一定!!!不一定!!!
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打客服肯定没有用,银行没有视频客服坐席,即使有,他也无法判断你手上的卡是真的还是假的,更不知道你是不是在盗刷现场。至于报警,就要看办案警官的经验了,如果你没有在派出所展示并在笔录中记录真卡片,仅仅拿着报案回执来作证明,也是白搭,报警回执只能证明你报过警,不代表你不是坏人。
高潮终于来了!其实,真正有效且简便的办法是:立即,马上,第一时间拿着你的信用卡,到最近的pos机去消费1笔,或者到最近的ATM机取现1次。
这是目前我认为证明卡片不在盗刷现场最有效最直接的证据,固定好这份证据,扔在银行或者法官面前,保证对方无可辩驳。至于为什么要第一时间做,因为时间越长,银行越有理由推定,你在两个交易地点有足够的来回时间,你就无法排除监守自盗了。盗刷一般发生在异地(持卡人一般当地报警,异地作案定位时间长,警察协调抓捕更困难),只要你能在盗刷地点到真实刷卡地点的合理时间段以内固定证据,基本上你的责任就免除一大半了。
为什么还不能完全免除责任,主要还有一个影响责任分配的因素,那就是你的信用卡是否设置密码。如果你的信用卡设置密码被盗刷,你可能还有密码保管不善的责任。这又引申出信用卡设密码还是不设密码的讨论,有一个基本的结论:不设密码情况下,盗刷责任更轻;设密码,物理上更安全。至少我的信用卡是凭密交易的,客官您自己看着办吧!
信用卡的案件比较复杂,以上主要是针对线下刷卡交易盗刷案件;至于网络盗刷,情况更复杂,咱有空再聊!(来源:网络)